近年来,越来越多公共场所猝死事件,让“社会公共急救”的话题变得备受关注。浙江省杭州市政协委员、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许玲娣呼吁,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要完善公共场所AED配置,减少突发心源性猝死情况发生。
2016年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医疗急救体系,提高救治效率。被誉为“救命神器”的AED,是迄今公认的制止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方法,抢救成功率接近40%,堪称是打造“健康中国”强有力的助力。
在高救治率的背后,却是中国各城市AED难觅踪迹的事实。
“美国一家机场就安装了256台AED,广东深圳机场航站楼也有85台,但在杭州只有100余台。”许玲娣表示,虽然处在“后峰会、前亚运”时期的杭州医疗急救体系日渐增强,但在心跳呼吸骤停的黄金急救时间里,万不可掉以轻心。推广使用AED,是现场急救最佳设备和急救资源的重要补充,也是推进杭州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抓手。
她建议,要将AED配置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在机场、车站、景区等重要场所做好AED设置,并强化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从业人员技能培训。
无独有偶,杭州市政协委员、北京观韬中茂(杭州)律师事务所主任邹峻也表示要完善AED配置。“可以以政府为主导加大投资,并动员公共场所属地、慈善机构、志愿捐赠者等社会力量参与,争取逐步达到每10万人口配备100台AED的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一名法律界人士,邹峻还注意到深圳已经开始进行救护员培训和立法工作。他建议,杭州可以向深圳“取经”。
“虽然根据我国现行法律,非医务人员参与急救时使用AED是合法的,但使用后患者如果情况恶化甚至死亡,法律上未明确志愿者是否需承担责任。”他表示,可组织专家起草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对急救时使用AED的合法性和法律责任问题进行界定和明确。”
当然,制止心源性猝死除了完善仪器配置以外,加强公民急救知识培养也不容忽视。
“AED俗称“傻瓜”除颤器,其最大特点是使用者无需具备专业背景,一般非医务人员、即市民接受几个小时学习就能完全掌握。”许玲娣建议,要营造良好的急救学习氛围,以政府、媒体为宣传窗口,多层面、多途径普及公共急救知。
值得一提的是,她还表示,可以机场、火车站、景区和学校为宣传阵地,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等宣传活动,并将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纳入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中,从小树立、培养应急救护意识,确保在需要AED时能想得到、用得上、救得了,助力“健康中国”的建设。
广东品瑞科技有限公司
Guangdong PinwillScience&Technology Co.,LTD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雅园中心路2号3栋304-305室
业务咨询:13686183913/陈经理
电话:400 9620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