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部署,深入实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系统构建学校急救教育育人体系,全面提升师生急救素养,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扎实推进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制定了相关指南工作。
许多学校正在加紧学习和了解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究竟如何建设和落实。下面是来自大学学段的急救教育试点案例,分享给大家。
首先,整体布局
按照一个人约1-2平方米建设标准,这是一个能容纳100人教学的200平学习场地。周边墙体布置急救科普知识和操作栏目等知识贴板。学习教室设有急救教学资源系统,同时布局心肺复苏、海姆立克学习设备和相关训练工具。设备能够接入系统实施现场训练,考核等一体化操作流程。满足科普学习,急救教育,实操演练,现场考核等要求。资源系统设定好课程,提供教学需求。这是该急救课室的整体规划和布局。
现场布局:
心肺复苏AI学习一体机:
海姆立克急救学习一体机:
急救培考管理系统:
同时依据国家团标要求,现场设有止血包扎、骨折、搬运、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包、急救相关耗材(如:呼吸膜、绷带、一次性医用手套)等等。
急救教学过程四环节
一、急救知识理论学习,通过急救教育资源系统,链接大屏幕投放进行知识讲解;
二、实操教学与模拟演练,通过急救学习用具如: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止血包扎等模拟人设备进行教学,并让学生进行实操练习;
三、数字教学接入式训练,学习用具通过训练时数据记录和反馈,给学生进行演练和纠正,让学生逐渐达到成熟掌握急救技能的目标;
四、急救设备接入主系统,进行考核阶段,并获取考试得分!
校园急救站投放与急救培训、定期演练
根据国家法规规定,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需要投放校园急救站,确保校园生命安全做好保护预防措施。同时学校需要学习急救知识和进行技能培训,学校定期举办急救演练。
学校急救教育工作是一个既专业又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从学校教育开始,日后能与社会投放的急救设施紧密联动,这是实现“4分钟社会救援圈”重要环节与布局。为实现健康中国而努力!
广东品瑞科技有限公司
Guangdong PinwillScience&Technology Co.,LTD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雅园中心路2号3栋304-305室
业务咨询:13686183913/陈经理
电话:400 9620 331